如果你正被卡在情緒黑洞中,如果你正深陷在無價值感中,如果你想呼救卻無人應答,那么這篇文字正是寫給你的。
所有的一切都會過去的,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在了受害者的位置,那我們所經歷的就會是一場接一場的噩夢;若我們能跳出來看,成為命運的見證者,那這些經歷就會讓我們得以超越命運本身。
1、
從小到大幾十年來,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把我認為不好的情緒全部打包丟在潛意識的深處,但是在心靈成長這條道路上,遭遇情緒的覺醒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件,同時也是我覺得最難突破的一個關卡。
由于難耐的情緒痛苦,我把這些個人傷口中的痛楚全部轉化成為了受傷和憤怒,這是防止自我崩潰的最后一招——就是成為一個“受害者”,去指責他人,只要有人可以指責,我就把這把“刀”扔過去。
有一次僅僅是因為小區中新來的保安不認識我,攔住我的去路之時,我就在大廳門口跳腳狂怒,我覺得自己從里到外都受傷了,僅僅因為一個門口的保安人員?這是真實的嗎?而事實上,在那一個片刻,我經驗到的是前任男友對我的拒絕與拋棄。
那位無辜的保安人員目瞪口呆地望著我,而另外一個我——也目瞪口呆地望著我自己:這是我嗎?我怎么了?我是怎么了?我的情緒失控了,我的情緒為什么失控了呢?發生了什么?我要崩潰到什么程度?我要把自己的生活攪碎到什么程度?我才能完成新的整合與超越呢?
情緒是我們情結的產物
情緒也決定著我們的行動
而我們的行動決定著事情的結果
2、
與破裂的關系和破裂的情緒相比,更讓我壓力更重的是,我正處于失業的狀態,當我沖動地辭去我的上一份工作之后,我已經快兩年沒有工作了。
在我辭職的那個當下,自我狂妄地說:“去它的社會我,我再也不會受你的制約了,我要活我自己的,去自我實現?!蔽乙詾楹芸炀蜁幸环輲е饷⒌男鹿ぷ鱽碚疑衔业?,但是事實上沒有任何一份工作來找我,而我也找不到任何一份適合我的工作。
這是情緒覺醒之后的代價嗎?心理學結業之后發給我的失業證書嗎?整整兩年的情緒噩夢,讓我陷入了生命的低谷之中。這下子,生活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沮喪的,而且變得不負責任了。
為了名副其實地成為一個“受害者”,我任性地瓦解了自己所有的支持系統。
我的一個自我狂妄地叫囂著:“看看我有多強大,我一個人也能完成所有的事情!”而另一個自我則哭著控訴道:“瞧瞧,我多可憐,我一無所有了,這一切都是你害的!”
3、
我的潛意識為了響應我的“受害者”情結,讓糟糕的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地發生:我的一只翡翠手鐲掉了,那是我的前一段關系里的珍貴信物,我找遍了所有能找的地方但是都沒有找到,我先是傷心地掉眼淚,最后絕望地放聲大哭,也就是在那一個當下,我注意到許多痛苦、悲傷、恐懼與憤怒的情緒是我無法獨立解決的,我身陷囹圄,我需要敞開封閉的心靈洞穴而出去尋找支持系統。
就在那天夜里,我忽然有了一個醒覺:我看到自己正深陷在抑郁的狀態之中,我什么也不想做,對什么事情都沒有興趣。心中充滿了怨恨與敵意。
我討厭我自己,我討厭自己是這樣一副德性。但是有一個觀照也在那一個時刻清明的升起:我必須為我自己的怨恨與痛苦負起責任。我終于下定決定打一個電話給我的一位心理工作坊的同學:“我很抑郁,我被卡住了……”我在電話里放聲大哭,是那種四歲小女孩的哭喊方法:“為什么每個人都那么快樂,只有我,只有我這么痛苦?!?/span>
我的這位朋友,非常敏銳而且幽默,他對我說:“其實也沒你想的那么快樂,我們剛才正吵著架呢?!?/span>
我們在電話中坦誠地分享彼此的焦慮與痛苦,事實上我的這位朋友也正好遇上一大堆煩心事,雖然談話并不能使雙方的痛苦消失,但是我們都得到了深刻地共鳴:原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困擾??!學會去分享,而不是去指責,正是我們要學習的最重要的東西。
伴隨著這樣的共鳴,我覺得好受多了。這個求援電話對我來說意義重大:意味著我開始承認自己需要幫助,意味著我慢慢嘗試著去揭下那張“我能處理一切”的高傲面具。